2月14日,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屬”)組織的不銹鋼行業鈮技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中信金屬原董事長付俊巖、巴西礦冶公司(CBMM)中國區板材技術總監Roney Lino、鋼研總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劍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不銹鋼分會秘書長劉艷平以及來自東風汽車、中國寶武、太鋼集團、青拓集團、酒鋼集團、泰山鋼鐵、中國科學院、東北大學等單位的二十余位汽車和不銹鋼行業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不銹鋼行業鈮技術的發展把脈指向、獻計獻策。會議由中信金屬鈮產品業務部總經理張偉主持。
研討會伊始,付俊巖深情回顧了含鈮不銹鋼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并向長期以來給予中信金屬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中信金屬鈮產品業務團隊需繼續秉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研發理念,搭建更多優質產業鏈合作平臺,瞄準不銹鋼和用鋼行業需求,靶向發力,錨定為產業鏈創造價值這一目標,深耕細作,進一步助力中國不銹鋼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Roney Lino在致辭中指出,多年來,CBMM與各位專家在不銹鋼領域緊密合作,推動了鈮產品和技術在不銹鋼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果,開發出眾多高強度、高耐蝕的材料,極大滿足了中國現代工業高速發展的需求。盡管不銹鋼行業當下面臨諸多挑戰,相信鈮產品和技術憑借獨特優勢,定會為不銹鋼行業發展提供更多鈮解決方案。未來,CBMM將繼續深化合作,聯合中信金屬,與中國不銹鋼行業攜手探索材料科學的新高度,共同塑造行業的未來。
研討會上,中信金屬鈮產品業務技術經理周杰作了題為《鈮技術在不銹鋼領域的進展與展望》的技術報告,全面展示了近年來鈮技術在不銹鋼領域的發展成果,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與會領導、專家對鈮技術在中國不銹鋼領域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圍繞含鈮不銹鋼產品的開發、應用拓展、市場開發以及行業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專家們提出,含鈮不銹鋼產品的研發目的需實現滿足客戶需求從“可用、好用”到“想用”的轉變,技術思路應從“單一耐蝕”向“高強加耐蝕”復合方向發展,鍛長板、補短板,為拓展應用領域做好技術儲備。同時應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結構調整戰略,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培育和壯大含鈮不銹鋼在新興領域的應用市場。
張偉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含鈮不銹鋼是不銹鋼大家庭的一份子,在專家們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接下來,我們將牢記原董事長付俊巖的殷殷囑托,全面梳理、總結、消化、吸收、落實各位專家針對鈮技術在不銹鋼領域發展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進一步開發鈮產品和技術,提升含鈮鋼品質、擴大含鈮鋼應用,持續發展豐富鈮科學技術內涵。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鈮技術在不銹鋼行業的應用指明了發展方向,有力驅動了行業內的資源共享與技術創新。展望未來,含鈮不銹鋼必將開創更為燦爛的發展新局面,持續為中國不銹鋼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