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九屆亞洲鋼鐵大會(Asia Steel 2024)在湖南長沙隆重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金屬學會(CSM)、印度金屬學會(IIM)、日本鐵鋼協會(ISIJ)和韓國金屬學會(KIM+)共同主辦,湖南鋼鐵集團、河鋼集團、巴西礦冶公司(CBMM|Niobium)以及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協辦。自2000年首次舉辦以來,亞洲鋼鐵大會每三年召開一次,已成為鋼鐵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國際盛會。此次會議時隔12年再次在中國舉辦,標志著中國在推動國際氣候合作和實現全球碳中和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大會吸引了來自19個國家的1200余名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鋼鐵行業的未來。
大會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湖南省副省長曹志強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強調了此次大會的重要意義以及中國在鋼鐵行業綠色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主持了開幕式。眾多院士和鋼鐵行業重要企業的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開幕式。CBMM首席技術官Rafael Mesquita做了《高性能材料中鈮的未來驅動——現代鋼鐵》大會主旨報告。
會議期間,中國金屬學會舉行了會士證書頒發儀式。中國金屬學會會士是學會授予會員的最高學術榮譽。CBMM技術顧問Pascoal J. P. Bordignon和John Speer經由中信金屬推薦,被評選為外籍會士。張曉剛理事長為出席大會的會士代表頒發了證書,表彰他們對中國鋼鐵行業技術進步做出的卓越貢獻。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就的認可,也是對CBMM與中國合作伙伴多年來緊密合作成果的肯定。
9月4日下午至9月6日,大會特別設置了分會場,圍繞冶金基礎理論、工藝、產品、應用、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低碳等方向展開技術交流。中信金屬與CBMM聯合組織了十六位國內外專家的18篇與鈮微合金化鋼相關的學術報告在會上進行宣講。其中包括1篇大會主旨報告和12篇分會場Keynote報告。此外,6位專家受邀擔任分會場主席。這些報告內容涵蓋了鋼鐵行業整體的綠色降碳、含鈮鋼的冶煉、軋制以及各類產品開發應用等方面,全面介紹了鈮微合金化技術在鋼鐵行業的豐富應用和重大意義。這些報告不僅展示了鈮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為鈮科學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會議同期還進行了展覽展示、墻報交流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與會者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促進了學術和技術的深度融合。此次亞洲鋼鐵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各國鋼鐵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也為中信金屬在鈮微合金化技術領域的推廣提供了重要平臺。中信金屬將繼續攜手CBMM和其他合作伙伴,推動鈮技術在鋼鐵行業的廣泛應用,為實現綠色低碳生產貢獻力量。通過此次大會,中信金屬展現了其在鈮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了與國際同行的合作關系,為未來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