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工程機械用高強、易焊和耐磨鋼開發和應用專題研討會圓滿召開
2019年9月21日,由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武漢分院(武鋼有限技術中心)、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屆工程機械用高強、易焊和耐磨鋼開發和應用專題研討會”在武漢圓滿召開。本屆會議邀請并吸引了國內寶武集團、南鋼、漣鋼、太鋼、首鋼、山東寶華、邯鋼等12家鋼鐵企業,中煤科工、鄭州煤礦機械集團、張家口煤礦機械、徐工機械、三一重機、北方重工、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等15家下游龍頭用戶,以及鋼鐵研究總院、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等5家鋼鐵研究院所共32家單位62人出席參會。會議依托我司自2012年以來開展的10余項R&D項目,圍繞煤礦機械液壓支架、刮板機、礦山自卸車、挖掘機、裝載機、隨車吊等下游行業及用鋼組織邀請16個會議報告,旨在通過產業鏈合作平臺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和鋼鐵工業的協同發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呂瑩副秘書長作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情況及趨勢分析》的報告,基于行業大數據分析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走勢;中煤科工首席科學家王彪謀作了《我國煤礦機械用鋼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的報告,明確了煤炭作為我國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盡管比例下降,但總量仍將維持,特別是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將促進高強鋼的開發和應用。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作了《駿通專用車應用高強鋼和存在的問題》的報告,明確指出鈮含量較高的700MPa產品折彎過程不開裂,成材率更高,在采購技術條件中明確規定鈮添加下限。寶鋼溫東輝首席介紹了寶鋼熱軋高強鋼產品研發和應用,比較系統的介紹了寶鋼通過EVI模式開拓下游用戶并帶動行業進步的案例。此外,太鋼、南鋼、漣鋼、武鋼、山東寶華和首鋼介紹了含鈮高錳鋼、熱軋超高強鋼板、薄規格超高強鋼、低內應力工程機械用鋼及焊接技術的報告。來自鋼鐵研究總院的孫新軍教授和東北大學鄧想濤教授分別做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耐磨鋼”項目—“物理冶金基礎研究進展和工程機械用鋼板熱處理技術裝備研究進展及系列高性能含鈮鋼”的應用報告。
會議期間,我司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呂副秘書長進行洽談加入協會,并考慮成立工程機械用鋼聯盟,進一步促進鋼鐵和工程機械行業的協同發展的意向,獲得了與會專家代表的積極響應。我司高級顧問專家付俊巖參會并致辭,我司工程機械領域負責人張永青負責會議組織工作并作《鈮在工程機械用鋼中的研究進展》報告,我司商務經理朱曉軒參會加強與客戶的商務關系。
得益于我國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基礎建設和房地產行業,我國工程機械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盡管歷經考驗,但發展大勢不可阻擋,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將進一步助力工程機械領域大發展。同樣,依托我國鋼鐵工裝設備的更新換代,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用鋼也獲得飛速發展,鋼板產品從2000年前16Mn,2004年Q460、2005年的Q550,發展到2006年后Q690和NM450的開發、推廣和應用;熱軋卷板產品從2006年Q700產品依賴進口,到近年來Q960、Q1100實現國產化。在這一進程中,我司借助國際窗口通過EVI模式,與寶鋼和中煤科工推進煤礦機械用TMCP易焊接高強鋼板和標準化工作;與太鋼和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設立礦山自卸車輕量化設計和低成本運營分析合作項目;與南鋼、東北大學和三一重機推進挖掘機用高強鋼推廣項目均取得顯著進展;與鋼鐵研究總院和太鋼設立R&D項目,首次在世界范圍內實現含鈮高錳鋼的量產;與山東寶華和臨工開展了裝載機用含鈮耐磨鋼的應用,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前提下,也帶動了工程機械領域鈮鐵消費從2011年1000余噸提高到2018年的2772噸。
會議部分專家和代表合影
我司鈮產品業務部張永青高級經理做鈮在工程機械用鋼中的應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