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21世紀經濟報道:巴西鈮與中國鋼鐵產業的故事(下)
CBMM不僅見證了中國鋼鐵產量超常規快速增長的過程,同時也見證了中國鋼鐵質量迅速提高的過程。目前中國用鈮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0%以上。
“巴西礦冶公司不僅僅是一個礦業公司,我們還是一家技術與知識傳播公司”,2019年6月12日在巴西圣保羅CBMM總部,其CEO--Eduardo Ribeiro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這次采訪CBMM公關部經理Giuliano與公關部專員Marianna作陪。
巴西礦冶公司CEO Eduardo Ribeiro在公司總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
采訪時CBMM公關部經理Giuliano與公關部專員Marianna作陪。
Eduardo Ribeiro介紹:“鈮金屬被發現于1801年,在之后的百年間,鈮金屬一直是實驗室里研究的對象。CBMM公司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既沒有市場也沒有生產鈮的專有技術。之后,CBMM開發了鈮的用途,并通過鈮技術的開發和促進其有效性的方案為其創造了市場,展示了使鈮成為其主要應用中不可逾越的元素的優勢”。
這段話的意思是,自從1955年在巴西發現了世界最大的鈮礦之后,當時人們只知道它在軍事上有點用途之外,鈮在其它領域的用處并沒有人知道。所以,CBMM只能通過技術研發帶動對鈮鐵的需求。為此,他們在全球找了許多科學家,共同研究鈮金屬應用于大規模的工業化中。
CBMM技術研發中心
CBMM走了一條獨特的商業模式之路:即通過技術研發發現需求,產生需求之后再進行產品的銷售。“1960年初的時候,鈮的市場可以說幾乎是0,2018年鈮市場需求量總體為12萬噸,其中有10.6萬噸是鈮鐵,1.4萬噸是一些特殊產品,比如氧化鈮、鎳鈮以及鈮金屬等”,Eduardo Ribeiro說。
CNMM就是這樣從零銷售開始,目前創造出全球每年有9萬噸鈮鐵市場的需求,其中巴西貢獻了約7萬多噸。“2018年,中國每年鈮的總需求量大概在3.6萬噸左右,其中每年從巴西購買鈮約3.4萬噸。在沒有收購CBMM股份之前,中信就已經是CBMM的中國獨家分銷商”,王猛介紹。2011年中信金屬牽頭中國寶鋼、鞍鋼、泰鋼、首鋼組成聯營體,以19.5億美元收購了CBMM的15%股份。此前日本與韓國聯合體以相同的價格也收購了CBMM的15%股份。
Eduardo Ribeiro介紹了巴西鈮與中國鋼鐵業的接觸過程。他說:“CBMM公司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1979年,那時中國的鋼產量只有3400萬噸,并沒有比巴西多很多。當時有人問,為什么CBMM這么早就開始與中國合作?因為我們判斷,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后,一定會加速經濟建設,必定會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修建基礎設施,比如道路、橋梁等,修建新的基礎設施首當其沖就需要鋼鐵。但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中國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鋼產量從1979的3400萬噸提升到2018年的9億噸,”確實,誰人能夠想到,去年中國鋼產量比世界主要國家的鋼產量總數還多,一個國家做到了單挑世界主要國家總的鋼產量。從2003年到2014年,中國以每兩年增加一億噸鋼產量的態勢增長。
CBMM不僅見證了中國鋼鐵產量超常規快速增長的過程,同時也見證了中國鋼鐵質量迅速提高的過程。“我們與中國的合作始于1979年,但是在剛開始合作的前十年,并沒有向中國賣出1公斤鈮礦,” Eduardo Ribeiro說。1989年中國粗鋼鐵產量為6159萬噸,當時只有寶鋼等少數鋼鐵廠可以生產諸如冷熱軋帶鋼以及管線鋼等。“但是我們還是保持著與中國的合作聯系,我們與中國的大學以及研究機構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目的是讓中國了解鈮在鋼鐵中應用的好處。為此我們在中國慢慢的推廣技術,包括共同研發技術項目,現在已經做過100多個項目,還與中國的大學建設了四個聯合實驗室(北科大,上海大學,鋼研院還有東北大學),我們和中信金屬公司的專家對中國的鋼鐵用戶每年都有上百次的技術支持和訪問。因為我們認定,中國的鋼鐵品質一定會隨著產量的增加而不斷提高,中國對鈮的需求量也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事實證明,我們當初對中國將生產更多更高品質的鋼鐵判斷是正確的”,Eduardo Ribeiro說。
目前中國使用鈮的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0%以上。1989年,CBMM在中國與中信簽署了第一個15噸鈮鐵的銷售合同,到2004年,中國對鈮鐵的需求量達到1萬噸,2008年達到近2萬噸,2018年提高到3.6萬噸。
1990-2018年,中國鈮鐵消費量及粗鋼產量
1991-2018年中國鈮鐵產品消費量
王猛對我說:“中國對鈮鐵需求的增長,與中國鋼鐵行業從規模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是相匹配的。業內有一個噸鋼鈮鐵消費強度指數——用一個國家對鈮鐵的需求量,除以這個國家的鋼產量,得到每噸鋼用多少克鈮,這個鈮的消費強度,反映了一個國家鋼鐵工業的產品結構和質量”。
世界平均噸鋼鈮鐵的消費指數為50克鈮鐵/每噸鋼,而日韓、歐美大概在100克以上,中國目前只有30多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鋼鐵工業面臨開發和生產高附加價值新鋼材的機遇,同時也肩負著采用高強度鋼以減輕重量和提高質量的任務,期望中國能夠在工業材料進步和其他應用的開發中做出更大的貢獻”,Eduardo Ribeiro說。為此,CBMM公司依據對未來市場的需求,特別是中國對鋼鐵工業品質需求的提高,他們將2021年鈮鐵的產量提高到15萬噸/年。
鈮的消費強度,反映了一個國家鋼鐵工業的產品結構和質量。
(編輯:李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