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由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巴西礦冶公司(CBMM) 主辦,由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理工大學協辦的“第二屆高強鋼筋微合金化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昆明圓滿召開。會議邀請并吸引了國內40家鋼筋生產企業領導、生產和技術負責人,以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共14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圍繞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新修訂標準即將實施,結合我司和巴西礦冶公司與國內鋼筋生產企業聯合開展的以鈮代釩生產高強抗震鋼筋生產實踐和R&D項目進展,組織邀請了8個大會報告,旨在積極落實推進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并協助國內鋼筋生產企業更好的理解鈮微合金化工藝的物理冶金,進而最大化的發揮鈮微合金化強化效果實現降本增效。會議主題:安全環保、降本增效。
針對鋼筋新標準修訂對微合金化工藝帶來的機遇,我司和巴西礦冶公司均把鋼筋領域作為工作重點,自2017年先后與昆鋼、中天鋼鐵、水鋼和通鋼等20家鋼筋生產企業開展技術合作組織工業試制,取得了鈮微合金化高強鋼筋一手資料。此外,在工業試制過程中發現鈮在鋼筋長材中的強化效果與鈮在扁平材中截然不同且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如貝氏體組織和連續屈服效應、加熱溫度和鈮溶度積,以及鈮的強化效果均有待進一步研究理清。為此,一方面我司與昆鋼和昆明理工大學建立R&D項目開展研究,一方面發揮巴西礦冶公司國際平臺的作用,7月底訪問西班牙CEIT研究院,就鈮在長材中的強化效果進行了深入討論并統一思想,以上工作為本屆會議的成功召開奠定了基礎。經協商確定,大會特邀請西班牙CEIT研究院IBABE教授和英國國際冶金專家Jitendra patel分別做鈮微合金化工藝在長材物理冶金和組織控制學術報告,邀請國內采用鈮微合金化工藝生產高強鋼筋的龍頭企業昆鋼、昆明理工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分別做了鈮微合金化高強鋼筋生產實踐、熱模擬研究和高拉速含鈮鋼筋小方坯連鑄缺陷控制報告;我司鋼筋負責人張永青和巴西礦冶公司結構領域主管Leonardo分別做了鈮在高強鋼筋中的強化效果和冶煉過程收得率的學會報告。由于我司在會議之前做了大量組織和研究工作,學術報告綜合了理論創新和實踐驗證,特別是拓展了鈮微合金化工藝在長材中的認識,獲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贊譽。此外,我司在報告會后組織召開了圓桌會議,報告專家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互動,就生產過程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巴西礦冶公司代表高度評價本屆會議,特別是直到會議最后一分鐘沒有一位代表離場,其效果不言而喻。
本屆會議由我司副總經理、總工郭愛民主持,我司高級顧問付俊巖回顧了鈮微合金化事業發展歷程,并對我國含鈮鋼和鈮微合金化技術發展寄予厚望。此外,原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副院長王麗敏和我國高強鋼筋生產技術資深專家王全禮參會給予指導。

參會代表合影留念

現場圓桌會議